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票賣不出去怎麼辦?

今天去看了誠品春季舞台《Re/turn
戲長幾乎三小時
650 的票價搭配早鳥 79 折 = 514
好吧,庸俗的論斤論兩算,相當划算
舞台音樂等技術相當優秀,演員也表現得沒話說
劇本嘛...有點太拖,或是太過「完整」
看完之後的滿足感比去年飛人集社的《魚》少一點

不過要說的不是這個
話說在看戲的前一天收到誠品的 eDM
發現了這個活動
簡而言之
不是兩千九或兩萬九,不用誠品會員資格,不必依賴機率抽獎
直接在誠品用悠遊卡消費 299 免費送你不得選場次的一張票


姑且先不論這個活動提供幾張票
因為我是在活動開始(4/23)之前就注意到這個訊息
這代表只要我願意,在 4/23 一開店就衝進去,一定搶得到
換個角度解讀,也就是
原價 650 早鳥 514 的票現在只賣 299,還送你誠品等值 299 的商品

所以之前買票,甚至買早鳥票的人是傻瓜嗎?

===========================

不,其實也不會生氣或是怎麼樣了
開始看戲,或是說買票看表演已經兩年多
這種事也發生過不只一次
當表演團體使出這種促銷方式時,代表票房真的很慘XD
其實今天看的下午場是滿場呢!戲後導演也出來說這是第一場賣滿的
今年的誠品春季舞台是夾在三個週末的兩週,包含週間一到五
可以想像星期一到四的票會很難賣

對一個表演團體來說,假如怎麼宣傳票都賣不出去
那還不如拿來當作口碑促銷,榨乾最後的一點一滴價值
比如說看了今年的 Re/turn
就會對誠品春季舞台、台南人劇團、蔡柏璋有信心
之後相關的作品就會考慮觀賞

至少,我是因為兩年前看了《膚色的時光》,對誠品春季舞台有信心
今年才毫不猶豫的買早鳥票
而且還找朋友一起去看

所以把賣不出去的票做最大的利用是有效果的

===========================

可是站在觀眾的立場呢?
我買早鳥票,一方面我提早用現金支持你的創作
(在這個年代 cash is king 啊!)
另一方面我也相信「再晚買就買不到這麼便宜的票了!」
在早鳥票之後推出更優惠的方案
某種程度來說是背叛了觀眾的這種默契與信任

當然啦,對於熱門的,遲了就買不到票的作品
或是需要劃位的表演
買賣方的「地位」是顛倒的,觀眾不早點買就看不到或搶不到好位子
所以對於觀眾來說這有點像是投資
假如我預期這齣戲到時候會很紅,紅到買不到票
那我就要早點買票,不管之後會不會有更優惠的方案

反之,假如我預期這齣戲會賣得馬馬虎虎
(台灣的小劇場大部分都是這樣...)
到時候就算沒有優惠方案
反正一定會有臨時意外要賣的二手票
我就不用急著買

這種不確定性是買表演票的風險

就像是資深的投資人懂行情才知道某間公司未來的狀況看漲看跌
常看戲的觀眾因為知道某某某是大咖,所以這場戲的票要早買
某某某?是誰?
既然不認識就不用急著買
至於看戲的新手,就會乖乖的在開場前花原價買票XD
(《膚色的時光》就是我在看了小喵和阿牧的推薦後,某天下班後煩悶之下直接去誠品現場買票看戲)

可是,投資有風險在於資訊的不對稱
表演戲劇,這種「藝術」活動,也要摻雜這麼多策略考慮在裡面嗎?
觀眾就連支持自己喜歡的團體和表演
都要像是投資者一樣承受風險嗎?

===========================

話說,去年 12 月 Kalafina 第二次來台灣
主辦單位辦了轉撲抽票的活動
想當然而當然沒抽到
可是在開演前兩天,主辦單位偷偷寄了一封信,說我在第二輪抽獎抽中了
合理的推測,大概也是將沒賣出的剩餘票做有效利用吧XD
不過很可惜,那天有事沒辦法去...

另外,在這個 facebook 氾濫的年代
在兩廳院售票系統買票前也要去劇團的粉絲頁面逛逛
就算沒有隱藏版的優惠票價
經營粉絲團的工作人員也可能可以幫你湊團體票
(不過不能刷卡就是了)

===========================

所以兩年後的下一次誠品春季舞台,我還會不會買早鳥票呢?
哈,這麼久的事,現在決定了到時候也會忘記吧
不過,除非到時候身邊有想要帶去一起看戲的人
有非得看哪一場的時間限制
不然,考慮到台灣觀賞戲劇人口成長的緩慢
我想我還是會等最後的特殊優惠或是二手票吧...

1 則留言:

  1. 話說回來,到最後不但票賣完加演場也賣完了
    所以我的想法搞不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XDDD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0184863035959&set=a.153723614682084.45489.150922304962215&type=1&theater
    總之,好看的戲能給更多人看是再好不過的了...

    回覆刪除